热线电话:029-87214923 / 87251110
发表时间: 2023-04-06 10:50:41
作者: 贾耀辉
浏览:
于印发“组团式”帮扶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人民医院工作方案的通知》的文件精神,历经层层选拔,我有幸和通用医疗三二〇一医院其他六名医生被确定为镇巴县“组团式”医疗对口帮扶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帮扶专家。
在为期一年的“组团式”帮扶中,我和队友们扎根基层,攻坚克难,将初心写在行动上,将使命落在岗位上,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作用,展现应有的责任与担当,结合各自专业优势,开展学术讲座、带教查房、手术示教、会诊、疑难病例讨论等多种形式,一步一个脚印为镇巴县人民医院带出一支医疗水平信得过,服务水平过得硬,当地医院留得住的本土医疗人才队伍,不仅拉近和基层群众的距离,还大大提高群众的满意度和健康指数,党的温暖滋润百姓心田,党徽在巴山大地熠熠闪光。
变“输血”为“造血”
我所帮扶的镇巴县人民医院神经胸部普通外科是多专业融合的大科室,科里救治病人复杂多样、年轻医生居多,对于神经系统疾病的认识水平和处理经验不足。为尽可能在短时间内提高科里医生的专业基本功,开展新业务、发展新项目,我通过制定适宜的帮扶计划,补短板、强弱项,对科室骨干力量实行重点培养。同时,全面推开“三基”技能培训,从基础的专科知识逐步进阶深入,提升科室医务人员的基础技能,积极开展规范化三级医师查房、疑难病历讨论等,同时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通过手术示教、教学查房等,促进学科建设,加强人才支撑,提升医疗技术水平。从规范化查体、标准化操作、常态化学习、制度化考核,提高年轻医生对于常见病、多发病的处置能力。在“授人以鱼”的同时“授人以渔”,及时“输血”的同时不忘“造血”,年轻医生学习热情高涨,诊疗水平稳步提高,看见通过自己有限的能力,让更多的患者得到及时的治疗,更重要的是把三级医院的理念和技术留在当地,实现自身价值,打造出了一支带不走的队伍。
患者需求是我的动力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家住泾洋镇的周大爷,是一位77岁的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让我记忆犹新。
周大爷因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收住呼吸内科,医生在为其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过程中,发现患者有多年头昏、记忆力减退、行动迟缓等问题,患者和家属都觉得是人上了年纪后的正常表现。在进一步完善颈动脉彩超和头颈部CTA后发现患者双侧颈动脉颅外段及颅内段均存在多发粥样硬化性狭窄,右侧颈内动脉起始部狭窄更是达到90%,如不及时行手术治疗,患者随时有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可能。
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需要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对患者心肺功能有严格要求,且开刀手术创伤较大,术后恢复缓慢;颈动脉血管成形术围手术期管理复杂,除需严格抗血小板聚集、控制血压、稳定心率外,对于年龄较大,主动脉弓型复杂及动脉血管硬化迂曲患者,手术操作对术者要求较高。经科室间会诊讨论、与患者及家属反复沟通病情、家属多方咨询了解,最终确定留在县人民医院手术。
为保障患者医疗安全,术前我和医院相关职能科室又组织多学科会诊,最终我和当地神经外科手术团队为患者实施局麻下颈动脉狭窄血管成形术,术中患者全程言语交流,手术顺利完成。
术后,家属看到患者神情自若、活动自如、惊喜不已,连声对我说着感激的话语。患者的需求和肯定给了我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那一刻,术前手术方案中的权衡、纠结,让人心力交瘁的疲惫都烟消云散。术后第二天患者自行下地活动,术后第五天患者正常出院,随访3月余患者无任何不适,患者及家属都非常满意。
除了这例患者,我在帮扶期间还开展了全脑血管造影术、颅内闭塞动脉溶栓术、内镜下脑内血肿清除术、小脑肿瘤切除术、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颅骨肿瘤切除同期修补术等共计16项、112例新技术新术式,极大程度上提升了县人民医院在神经外科复杂、危重疾病方面诊治水平和处理能力,奠定了“重病不出县”的基础。
承生命之重,铸医者匠心
世界之大,光阴之长,需要用奋斗者的脚步去丈量。
在驻院帮扶期间,我深刻感受到地方医疗水平的差距,如何帮助当地医疗补齐短板,提升学术地位和医院品牌形象,成为我常常思考的问题。
为此,除了在科内培养技术骨干外,我积极参与县人民医院医共体单位专业培训,县域内大型义诊、中小学生体检等工作。并根据等级医院评审及卒中中心建设要求,进一步规范和提升卒中诊疗水平,保证医疗质量与患者安全,依托三二〇一医院作为国家脑防委高级卒中中心、汉中市卒中联盟挂靠单位等技术优势,与急诊科、神经内科、重症医学科、导管室等科室建立联系,采取多学科联合卒中诊疗,提高卒中规范化诊疗水平,让当地群众在家门口就能获得三甲医院的优质医疗服务。
在帮扶期间,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我和基层医务人员一起逆行而上,党旗在疫情一线高高飘扬,党徽在胸前闪闪发光,口罩下面,是我们不言败、信心满满的脸庞。
“组团式”帮扶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长期工程,虽然离家远,不能照顾年幼的女儿,但当一次次成功的手术换来患者全家幸福的笑脸,当一次次手把手的带教赢得基层医生赞许的眼光,当一次次认真的查房让患者家属紧皱的眉头舒展,更增强我作为一名“组团式”医疗帮扶队员,一名共产党员的荣誉感和自豪感,也激发我向更优秀的方向前进。
承生命之重,铸医者匠心。回首近一年来的帮扶之路,感慨颇多,能够为县人民医院专业技术持续发展做出一点贡献,让当地百姓在家门口享受三甲医院的诊治水平,在“组团式”帮扶路上,付出再多都值得。为期一年的帮扶工作即将结束,但医疗帮扶的事业还将继续下去,今后我仍会根据医疗需求,继续为镇巴县人民医院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让医者这份职业更有温度,让帮扶这份情谊更有深度。
(贾耀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