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电话:029-87214923 / 87251110
发表时间: 2023-06-30 14:59:40
作者: 马小荣
浏览:
渭水含悲,星辰落哀,草木拭泪,九嵕伤怀。往日论交称厚德,今朝追忆寄哀思。享年71岁,德高望重的咸阳市关工委副主任冯学超病逝离开我们快一个月了。但我还是悲伤不已,彻夜未眠。欲祭疑君在,无语泪沾衣;哭灵心欲碎,弹泪眼将枯。回首他的往事,记忆犹新,历历在目,感人至深。
冯学超是淳化石桥人,为政几十年,敬业忠诚,两袖清风,名播远;关工十余载,殚精竭虑,无私奉献,书炫彩。2015年,冯学超被中国关工委、中央文明办评为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这里,我采撷其在咸阳市关工委的这段工作,以示怀念。
冯学超调研渭城区三普关工委工作
身怀炽热一团火,倾心关爱下一代。几十载时光瞬息流变,可不变的永远是冯学超副主任那颗热爱党的关心下一代事业的赤胆忠心,因为这已与他的生命水乳交融,不可分割。冯学超生前无论是在淳化县担任多个公社革委会副主任、主任及党委书记,还是担任淳化县计委主任、淳化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咸阳市人大常委会财经委调研员,他都时刻关心支持党的教育事业。冯学超2010年从市人大机关退下来后,沉下心读了一些反映关心下一代工作全貌的相关书籍,一股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油然而生,走上咸阳市关工委副主任岗位,发扬“忠诚敬业、关爱后代、务实创新、无私奉献”的“五老”精神,为全市关心下一代事业高质量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冯主任说,“做关心下一代工作,要一点一点地学习积累。”政治敏锐性强,是冯主任最大的优势。在日常工作中,他时刻注重党的政治理论学习,经常潜心钻研业务。多年来,就关工委工作方面的读书学习笔记有6大本近10多万字,其中不乏深刻感悟、长远思维。他还积极引导身边的机关工作人员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素质的学习与培训,以适应关心下一代事业的发展。
冯学超慰问特困家庭儿童
冯学超慰问贫困生
冯学超慰问咸阳市实验学校
冯学超检查校园周边环境治理情况
久久为功新常态,时时谋事永创新。“对于许多人来说,退休意味着职业的终结,而我却是崭新的开始。”一些亲朋好友常说,都退休了,经常没日没夜地忙活,身体吃得消吗?他却笑着说:“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孩子们在一起,唤起童心,永远年轻有奔头!”曾经分管市关工委办公室的他,对市关工委办公室的机构、建制等事关长远发展的重大事项多次出谋划策、协商。重视机关建设,积极参与市委、市政府开展的各项主题教育活动,推动市关工委机关高效运作。市关工委办公室党支部多次获得市级“优秀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他多次陪同中省关工委领导、教育专家等深入县区、村镇,积极参与市县关工委举办的多项培训活动,激励全市13个县市区近千名“五老”骨干奋战在关心下一代工作的第一线。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撑起一片蓝天,他带队深入到秦都、渭城、乾县、兴平市等县市区学校,采取明查暗访、走访了解、座谈交流、现场查看等方式,对校园周边环境情况开展调研,形成《关于对我市部分校园周边环境治理情况的建议》等调研材料报市教育局等相关单位参阅。他得知兴平市南市镇史名村的2名贫困儿童的情况后,带着关工委同志看望这两个孩子,详细询问了解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分别为这两个孩子送去1000元的慰问金,鼓励其正视困难,树立信心,迎难而上。每到逢年过节,他专门筹集善款,购买生活必需品送到特困孩子家中。
他在尽心竭力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同时,还曾承咸阳市老科协副会长、秘书长之职,扎实开展全市老科协工作。咸阳市老科协多次被陕西老科协评为先进集体,他被评为先进个人。
冯学超与爱人合影
长生百年岂足,哀哉天降不幸,竟然撒手长去,留下满目凄清。他对父母倾注孝心,箪食豆羹,仁义慈孝,常怀感恩。他对妻子、儿女他饱含深情,勤劳持家,寸草春晖,舔犊情深,相敬如宾。他对同事平易近人,谦虚谨慎,和蔼可亲。他对兄弟、亲友,嘘寒问暖,聚心凝力,来往密切,关爱有加。
音容笑貌依旧,亮节高风长存;青山永志贤德,绿水长咏雅风。冯学超副主任既是我的领导,也是我的良师益友。
青山永在,英明长留,往事萦回,泪飞滂沱,千言万语,道不尽我对他的思念。逝者长已矣,生者当勉励。呜呼!挥泪忆君,悲痛之余,愿您一路走好!
(马小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