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电话:029-87214923 / 87251110
发表时间: 2023-11-20 18:51:31
作者: 陈太富 刘婷婷
浏览: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近年来,商洛市在多措并举打造“22℃商洛·中国康养之都”过程中,聚焦医疗资源布局优化、人才队伍建设、深化体制机制改革3个重点,加快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取得了弥足珍贵的成绩。近日,省卫生健康委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主题采访小组深入当地,采访调研了相关情况。
扬起医疗服务保障的“龙头”
——市中心医院的迁建担起了区域医疗中心职能
2022年12月27日,占地201亩,规划床位1800张的商洛市中心医院新院区全面开诊。作为一个集医疗、急救、预防、康复、教学和科研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成为了商洛市公立医院名副其实的“龙头”。
商洛市中心医院开展微创诊疗手术
如何更好地解决看病就医中的“难与繁”?该院推出了一系列举措:一是大力实施西商医疗融合,同西京医院、西安交大一附院等省城大医院,签订了帮扶合作协议,定期邀请领导、专家来院开展医疗技术帮扶指导。引进多名国内知名专家,建立肿瘤微创诊疗等院士工作站。二是坚持走科技兴医、技术强院发展道路,巩固深化学科建设及业务发展,急危重症和疑难复杂疾病处置能力显著提高,脑干区病变手术、脑血管搭桥术、食管癌微创治疗术等业务项目,填补了全市医疗领域多项技术空白。三是加强重点专科建设,全院共有省级临床重点专科8个,牵头成立商洛市眼科、泌尿外科、神经外科、胸外科质量控制中心,组建市县二级质控体系,推进国家级“光明中心”项目启动,填补市域“光明中心”空白。
家住山阳的王老太太今年80岁了,因颅内动脉瘤破裂而住院,并接受了手术治疗,成功消除了动脉瘤破裂的风险,这是该医院首例80岁以上的动脉瘤栓塞手术。与传统手术相比,颅内动脉瘤介入手术仅需要在患者身体的一个小切口处插入一根导管,手术过程中不需要进行颅骨切割等创伤性操作。
“搬到新院区,环境好了,我们整体服务质量也提高了。医院开设很多便民服务,A/B/C三个区都有一站式服务台,解决了患者找不到、太远、太麻烦的问题。”商洛市中心医院副院长石博告诉记者:就诊扫码支付功能,使患者在完成就诊后无需排队;手机扫码结算服务,让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省时又省心;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门诊,简化就医流程,实现了多途径预约等智能体验。另外,还增设了核医学科、高压氧科等新学科,引进了3.0T核磁、PETCT、DSA、直线加速器等大型医疗设备,基础办医条件显著改善。
“我患有脑梗,现在虽然搬到新院,但公交车直达,很方便。”在该院老年病科,正在输液的李阿姨说起现在的就医体验,她感慨地说。
打造好30分钟急救圈
——让患者“服务就在身边”体验感不断增强
“您好,太阳关村有人突发疾病,请赶紧来救治。”8月8日9点05 分,山阳县西照川镇中心卫生院急救站接到电话。9点25分,救护车开到村上,抢救小组马上给予开放静脉通道、吸氧等措施。9点55分,将患者送到县医院急诊科,使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这是山阳县在全市率先打造30分钟急救圈,建设西照川、中村、高坝店等6个医共体分院急救站后呈现的一幕。
“我们把30分钟急救圈建设作为打造县域紧密型医共体的重要内容,严格标准、细化措施,强力推动镇(街道)急救站建设。在可预见的未来,县域急救体系更加完善,专科技术向急诊前移,急诊技术向院前前移,院前急救向现场前移,真正实现‘呼救即抢救,上车即入院’。”山阳县卫健局局长龚忠涛满怀信心地说。
商洛市卫生健康委与西安市卫生健康委就西商医疗融合发展签订框架协议
“在医共体建设之前,村(社)卫生室与镇卫生院之间、镇卫生院与县级医疗机构之间,没有建立高效顺畅的急救协调机制,特别是没有建立紧急情况远程专家会诊平台,诊断不准确、贻误病情的情况时有发生。”山阳县卫健局副局长赵强告诉记者。
“你看,我们有个微信工作群,各个医院、基层卫生院的医护人员都在里面,谁有看不了、拿不准的病例就分享在群里,大家互帮互助,我们这个群很活跃的,每天都有好多病例。”山阳县人民医院院长韦韡打开手机告诉记者。
“以前村里人有个啥急病,根本来不及救,经常是人还没到医院,就没了。”西照川镇西川村村民赵家鹏说,“现在不一样了,一打电话,救护车很快就到。”
自2023年以来,山阳县科学布局了农村医共体医院急救站点,并在6个标准化院前急救站,配备了除颤仪、气管插管、洗胃机等急救设备和药品外,还配备至少1辆救护车。此外,山阳县还积极开展了县镇村“心电一张网”建设专项行动,为所有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室配备心电采集盒。
陪同采访的商洛市卫生健康委工作人员介绍说:目前,商洛市确定30种大病患者定点医院11家,成立43个专家组,救治管理大病患者21780例,救治率达99.93%。让患者“服务就在身边”体验感不断增强!
实施“全院一张床”缓解住院难
——整合资源,医防融合筑牢群众健康防线
“今年年初,就诊量激增,医院处于本轮抗疫的‘风暴中心’。”镇安县妇幼保健院副院长晋章明一见记者就打开了“话匣子”。
面对患者持续增加、床位及医护资源紧缺的严峻形势,该院领导班子深入临床一线,统筹调配全院资源,上下联动,明确“全院一张床”思路,打破按学科、按专业收治患者的常规做法,迅速组建病毒感染救治专区及医疗救治领导小组。
“依托内科、中医等专科优势,协同住院病区为救治重症患者释放更多的物理空间,这在我院已经形成了一个传统和习惯。”晋章明补充道:“全院一张床”就是打破科室的界限,可跨科收治病人,也可以由住院服务中心把较危重、等待时间长或者外地患者优先收治到有床位的科室,最高效率地使用好每一张床。
对危重、疑难患者,该院尽可能地尽最大努力,想方设法就地诊治,让患者足不出县,花二级医院的费用,享受三级医院的技术服务。当不具备救治能力时,医院就会帮患者寻求外界高端医疗技术的帮助。
“我去了好几家医院都不接收,建议转去西安三级医院诊治,可我现在已怀孕七个多月,实在不便再带孩子辗转奔波”,2022年10月30日,家住青铜关镇铜关村年仅2岁的幼儿琪琪(化名)被其母抱到该院儿科救治。科主任肖飞通过互联网,会同大医院的专家及时制定出治疗方案,通过雾化吸入控制哮喘急性发作,联合抗感染,利尿的对症支持等一系列治疗后,患儿病情逐渐好转。出院时,患儿母亲激动地说:“妇幼保健院再一次救了我娃的命啊,真是太感谢了!”
此外,该院还成立了青年志愿者、巾帼志愿者、专家志愿者服务队,经常深入农村、社区,免费为群众提供医疗服务,还为家庭贫困患者减免医药费,免费安排救护车接送……撑起了广大患者生命健康的“保护伞”。
目前,商洛市共建成投用公有制产权村(社区)卫生室1201个,在全省率先实现县乡村全覆盖。组建989个家庭医生签约团队,累计签约17.5万户57.84 万人,重点人群高血压、糖尿病等4种慢病签约率达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