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总编寄语 |
|
|
感恩于心 责任于行
陕西省老龄办副主任、陕西老年报社总编辑 蔺全锁
岁月峥嵘,光阴急遽。
1985年5月10日,第一张《陕西老年报》带着清香的油墨问世,弹指之间,已走过30多年。
30年多前,第一代的老年报前贤筚路蓝缕开启山林。今天,《陕西老年报》已从一株幼苗长成大树,枝繁叶茂,植根广大老年读者心中。
30多年来,《陕西老年报》在各级领导、各级老龄老干部门的关心呵护下,逐渐成长壮大。正是这种坚强有力的支持给了我们不断创新发展的底气,正是凭借这种深厚的底气,我们锐意进取,扬帆远行。在此,我们对各级领导和老龄老干部门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30多年来,《陕西老年报》也是在千千万万老年读者的厚爱呵护下不断壮大成熟,没有千千万万老年读者始终如一不离不弃的热爱,就没有我们不断努力不断超越不断完善不断开创的动力和勇气。在此,我们对广大读者朋友们道一声深情地感谢!
30多年来,《陕西老年报》出刊近2500期,每一期都是在采编人员的辛勤劳作下完成,每一期都凝结着大家的心血、智慧和汗水。文章当中有责任,逗点之间无小事。没有从一字一句抠起,从一文一事盯起,从一点一滴做起的负责精神,办好报纸就无从谈起。在此,我们对《陕西老年报》的几代老报人致以真挚的感谢,特别是当年创刊时期的那些元老功勋们,你们的精神永远鼓舞着我们!
回顾走过的30多个春夏秋冬,我们不会忘记你们当年执戈前行的背影,不会忘记你们从一把剪刀、一本稿纸、一支钢笔做起的艰苦,不会忘记你们骑着自行车、推着三轮车走街串巷、上门宣传的辛劳奔波。正是因为一代又一代的老年报人的顽强拼搏、接续奋斗,《陕西老年报》才取得了今天的辉煌。
创刊之初,《陕西老年报》就大力倡导尊老敬贤,这种鲜明的风格很快就获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支持,著名作家冰心还写来祝福语:“祝愿《陕西老年报》越办越好,永远不失其赤子之心。”30多年来,虽然编辑记者换了一茬又一茬,但 “替老年人说话、为老年人服务、与老年人同乐”的办报宗旨一直在我们心中不曾动摇。
近几年,互联网和新兴媒体对传统出版业构成突如其来的冲击,面对这种种挑战,陕西老年报人迎难而上,锐意改革创新。2012年末,我们从老年传媒的优势入手,破解改革难题,狠抓采编发行工作,着力打造过硬人才队伍,增设全新的地域文化版面栏目。经过一系列的改革调整,到2014年末,《陕西老年报》在扩版提价的情况下,质量稳步提高,发行逆势上扬,发行量达到创刊30多年来的新高,采编队伍也得到年轻化,业务素养和水平不断提高。
自2013年开始连续举办的两届陕西金婚大典和首次承办的西部老龄产业博览会,使报纸知名度和美誉度得到大大提高。“爱心敬老进万家赠报活动”、“我与《陕西老年报》有奖征文活动”、与省内外知名涉老企业团体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等多项连续开展的敬老活动也都取得的圆满成功,广泛地提高了报纸的品牌影响力。
回首往事,我们不因掌声和鲜花而自满懈怠;眺望未来,我们深知责任艰巨且鞭长驾远,正所谓“朝受命而夕饮冰,昼无为而夜难寐”,办好《陕西老年报》,为广大读者奉献一份精美的精神食粮,永远是我们一以贯之始终不渝的追求。
感恩于心,责任于行。守望老年人的精神家园,为千千万万老年读者奉献一份特色鲜明的报纸是我们的职责所在。养生保健、求医问药、生活服务、人生百味、老有所学、文史掌故等等涉老话题,只要是老年人需要的,就是我们关注的。我们知道,只有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才能使报纸成为老年朋友的最爱。
质量为王,薄报精编,办一份较高质量的精品报纸是我们不懈的追求。让大襟怀、大视野、大追求成为我们的骄傲;让每一篇稿件都可读、耐读、好读、久读不厌成为我们的目标;让谨严细致的工作作风成为我们自觉的职业操守。我们切记,只有高品位的报纸,才能对得起读者的期望。
大江流日夜,潮平岸正阔。老龄事业紧迫的形势和广阔的前景呼唤着我们以更强的责任感,更坚定的步伐迈向辉煌的未来!
|
|